訊息公佈欄
NEWS

心靈法語 返回列表

2024 / 06 / 02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
淨空法師: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「有少欲者,則有涅槃。是名少欲」。涅槃是不生不滅,涅槃是究竟圓滿。大乘教裡把它翻作圓寂,圓是功德圓滿,寂是清淨寂滅。只有清淨寂滅,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你全都用得上,這是圓的意思。底下接著說,「汝等比丘」,比丘是梵語,佛教出家弟子的稱呼。「若欲脫諸苦惱,當觀知足。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。」這是佛在《遺教經》裡面教導弟子。釋迦牟尼佛的教學,他自己先做到。世間人在這個社會上,求高職位、求大財富,求五欲六塵之樂,他求這些東西,這些東西跟著生起來的就是貪瞋痴慢疑,根本煩惱。釋迦牟尼佛把這些東西全捨掉了。他是王子出身,如果不出家,他做國王。十九歲捨棄王位,他出去參學,在參學的十二年當中,他真的少欲知足。印度宗教很發達,修苦行的人多,這些修苦行的人都被社會大眾所敬仰、所尊重。釋迦牟尼佛就開始過苦行僧的生活,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不是成道之後,十九歲開始求學的時候就這麼幹,捨棄皇宮裡面那種奢侈、優裕的生活去做苦行僧。十二年的參學,他鍛鍊出來了,菩提樹下大徹大悟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,三十歲開始教學,教了四十九年,七十九歲圓寂的。經裡常常說,一生「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」。這三百餘會,用現在的話說,他辦活動,辦學習的活動,一生有三百多次,有大的活動好幾年,有小的活動幾天,三、五天。隨緣,哪個地方邀請就到哪裡去,居無定所。 圓寂之後,這些學生們大家在一起聚集,迦葉尊者主持,阿難出來擔任複講,結集經藏。佛在這四十九年當中教給我們的,阿難都聽到了,重複講一遍,我們把它記錄下來變成文字留給後世,這就是佛經的來源。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沒有講稿、沒有文字,隨口敘說,天天不間斷。這是世尊當年在世教學的本來面目,真的是萬緣放下,一心教學,隨緣不變、不變隨緣,他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。教我們要少欲,教我們要知足,教我們要持戒,教我們要吃苦,以苦為師。為什麼?甘心情願過這種生活,心是定的,沒有貪心、沒有瞋恚、沒有愚痴、沒有傲慢、沒有嫉妒,這個心多麼善;心善身就善,身體就好,這是境隨心轉。釋迦牟尼佛一生遊化,哪裡請他,他就到哪裡去,在哪個地方講經,那個地方就有福報,就能幫助那個地方化解災難。不是喜歡跑,到處去救災救難,沒人知道。慈悲到了極處,一生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,全為別人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文摘恭錄—淨土大經解演義(第二八六集)2011/2/17 

tel06-2607089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fax06-2909785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emailcharity26789@gmail.com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address台南市東區中華東路二段105號3樓301室
服務時間: 週一至週五,上午08:30~下午4:00
週六、日會所未開(除辦活動外)
 
法人登記證書:104證社字第25號登記簿 第46冊 第19頁 第1109號
核准立案字號:台內團字第1040040058號
統一編號:40933099
郵政劃撥帳號:31626613 戶名: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
匯款銀行: 台新國際商業銀行─嘉義分行
帳號:(812)2021-01-0000895-5
 
版權所有 © 社團法人佛教觀音慈善會
建議使用最新版本 GoogleIE 瀏覽器觀看;網頁設計 凱克博
Total 3593239
Today 213